产品说明
支持产业链协同创新。采用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等方式★■,支持开展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经费支持★◆■。对企业购买和转化国内外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的生物医药科技成果■■★★■,分别按技术合同成交额的4%■★★◆★◆、3%给予项目吸纳方、输出方最高100万元、50万元补助★◆◆■◆,每个单位每年最高补助300万元,输出方所获补助经费可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奖励给成果项目团队及个人◆■◆■■。
增强创新服务能力。对建设生物医药领域的合同研发(CRO)、合同生产研发(CDMO)★★★■■、药物安全性评价(GLP)、药物有效性评价、药物发现★■◆★■、模式动物实验中心■◆、检验检测◆◆★、审评审批等公共服务平台,按固定资产投资的10%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上述公共服务平台为非关联药械研制企业提供服务◆★■★◆,年度服务金额达1000万元及以上的,按其年度服务金额的5%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
支持第二类医疗器械研发■★★◆。对纳入省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或优先审批程序,并首次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二类医疗器械(不含诊断试剂及设备零部件)■◆,按研发投入的10%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奖励500万元。
支持第二类医疗器械研发。对纳入省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或优先审批程序,并首次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二类医疗器械(不含诊断试剂及设备零部件)■◆■,按研发投入的10%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奖励500万元。
支持重大创新平台★■■★◆★。《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结合在蓉医疗机构学科发展实际◆◆★,支持国家医学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药传承创新中心等高水平临床研究平台建设。对企业建设药械中试平台◆◆◆■■,择优按设备购置费用的30%给予最高3000万元补贴◆★★。对生物医药领域新获批的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给予综合支持;新获批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贴;新获批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给予300万元奖励◆■。
强化注册审评跨前指导及技术服务★◆,配合省药监局聚焦重点研发产品和项目,落实药监部门专人专班服务机制、优化产业园区省市区三方合作协议,在临床研究、生产许可、上市许可、检查检验等关键环节跨前服务对接★◆■★◆◆;支持市药检院加强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等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口岸药检所建设和生物制品检测能力建设,为企业提供产品安全评价、质量控制★★◆★■、注册备案、风险评估、检验检测与技术培训等服务◆■★■。
支持创新药研发。对1类创新药,完成临床前研究■★■■★★、Ⅰ期临床试验★★◆◆◆、Ⅱ期临床试验、Ⅲ期临床试验的永利棋牌官网版,按相应阶段研发投入的20%分别给予最高3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700万元奖励★★■■★,对其中仅需完成早期临床试验、确证性临床试验的品种◆■,按相应阶段研发投入的20%分别给予最高400万元、700万元奖励■★■■◆,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并首次取得药品注册证再给予200万元奖励◆■★★◆,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奖励1亿元■★★★■★。
《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明确,争取国家注册审评支持,配合省药监局推动实施国家改革试点,将药品补充申请审评时限压缩至60个工作日★★、药物临床试验申请审评审批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
支持改良型新药研发■★。对2类改良型新药,完成Ⅱ期、Ⅲ期临床试验的,按相应阶段研发投入的10%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300万元奖励◆■★★■■,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并首次取得药品注册证再给予100万元奖励■■◆■◆■,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奖励2000万元。
推动医学伦理审查互认★★◆。成立成都区域医学伦理委员会,扩大医学伦理审查结果互认范围,由区域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的项目,各医疗机构可简化院内伦理审查程序。提高牵头单位伦理审查质效★◆◆■,建立互认监测机制,开展医疗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双向评估,加强动态管理◆◆,持续提升互认效果等。
支持第三类医疗器械研发。对首次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类医疗器械,按研发投入的20%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纳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或优先审批程序的◆■■◆,最高奖励金额再提高200万元,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奖励1000万元。